中文/ English
网上党校
网上党校
瀛东党建
党总支概况
党总支制度
领导关怀
网上党校
活动速递
党建共建
社会公益
新侨驿站
工作总结
光荣榜
年鉴
贯彻依法治国思想 坚守法律服务初心
时间:2023-07-04 15:34 查看:

--二十大精神学习会

(党总支书记 张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同时,二十大报告首次用“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一个章节专门部署法治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全依法治国的新判断、新观点和新部署新要求深化了我们对全面依法治国的方向、任务和举措的认识。

一、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判断和新观点

迎战未来,首先要明了当下形势。全面依法治国目前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方位上,已取得的成就和还存在的问题是什么,这是我们提出未来工作思路的前提条件。

(一)新判断

过去十年法治中国建设领域取得的六项重要成就

第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确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全面依法治国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增强。

第二,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制定了法治中国建设规划、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法治中国建设是全局工作,法治政府建设是重点,法治社会建设是基础。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建立了合宪性审查制度、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等,使得法律法规之间、法律和党内法规之间的一致性大大增强。

第四,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实行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和司法责任制;建立健全执法司法权制约监督机制和防止干预司法的制度;制定《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党委政法委机构职能进一步优化,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进一步加强。

第五,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更为坚实。人民法院建成“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立刑事诉讼认罪认罚制度,让公平正义又快又好实现;“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

第六,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把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相结合,执纪和执法相贯通,“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

(二)新观点

对形势作出判断,是为了找出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思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不少解决上面所提问题的新观点

推进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法系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组成部分,中华法系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必须要把这两者相结合。

二是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未来五年的任务之一,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加完善,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现代化必须做到“五个坚持”,牢记并始终坚持五个“必由之路”。没有脱离政治的法治。“五个坚持”和五个“必由之路”就是当今中国法治建设的政治要求。

四是人民民主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与以往相比,二十大报告把人民民主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增加了“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的观点。

五是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专章论述。安全是法治的基本价值之一安全内涵的扩大,对法治的扩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新部署和新要求

有了新的思路,就要采取新的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四个法治环节,提出了今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主要措施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是对今后立法方面的新要求。一是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二是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三是提高立法质量,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四是全面落实重大决策程序制度。

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这是对今后依法行政的要求。一是围绕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二是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健全行政裁量基准,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三是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

严格公正司法,守好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这是对今后司法工作的要求。一是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二是强化对司法活动的制约监督,健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三是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四是完善公益诉讼制度。

第四,加快建设法治社会,构筑法治国家的牢固基础。这是对今后建设法治社会的要求。一是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二是要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三是要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四是要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三、律师行业的新使命和新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律师队伍是全面依法治国的一支重要力量。根据今年上海市第十一届律师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精神,作为在上海执业发展的律师,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律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忠实履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工作者职责使命,主动融入国家和上海发展大局,要积极投身参与科学立法促进依法行政、为人民服务、服务中心大局践行社会责任五个方面工作,要特别注重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做好先行研究,要特别注重用高水平的专业能力和高质量的法律服务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要特别注重充分发挥律师在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中的独特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准确把握和努力践行律师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对律师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广大律师积极投身全面依法治国实践、满足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进一步明确国家、时代赋予律师的功能定位和责任使命,始终坚持“人民律师为人民”,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第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中心工作大局。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法治是上海城市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而律师作为上海法治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律师服务和保障上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社会治理方面大有可为。近年来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海自贸试验区和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等政策的实施,上海律师作为现代服务业在全面深化本市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和功能。未来,律师队伍在上海深化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和超大城市治理等方面将迎来更多发挥重要功能的机遇。

第三,坚持律师执业规范自我管理和监督教育。律师队伍应当清醒认识到自身的行业属性与历史使命,既要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也要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己任,在执业过程中要严守职业道德与执业纪律,加强执业规范自我管理和监督教育,结合明年律协将开展的上海律师行业“规范管理提升年”活动,进一步强化底线意识,共同维护律师职业共同体健康良好的社会形象。

第四,践行社会责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律师队伍应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投身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弘扬法治理念,担当社会责任,传播法治文化。积极参与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信访工作、律师调解等各类公益法律服务。发起、参与更多新型公益组织项目,为弱势群体树立法律保护屏障,积极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

 

同志们!蓝图已绘,奋发当时!让我们贯彻依法治国思想,坚守法律服务初心,在新征程上努力把自身锻造成为一支政治立场坚定、职业水准一流、专业水平卓越、市场认可充分、国际声誉领先、社会责任彰显的高素质队伍,全力打响“上海律师”“瀛东律师”品牌,以务实开放包容的心态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面向世界,为打造上海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现代化法治大都市和中国发展新奇迹奉献力量!

 

 


上海瀛东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