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
专业领域
业务部门
成功案例
瀛东律师代理名誉权纠纷案入选最高院典型案例
时间:2025-08-12 22:21 查看:

背景

近期,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浦东法院”)在张江科学城商会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行动方案(8.0版)》及17起典型案事例点击查看)。此次发布旨在通过制度创新回应市场对公平正义的更高期待,并以持续优化迭代的行动方案和司法实践,精准发力、系统赋能,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浦东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俞巍在发布会上介绍了《行动方案(8.0版)》的总体内容,审判监督庭庭长俞硒重点发布了12起典型案例,涵盖企业权利保护、商事纠纷化解等多个方面。


其中“案例1”所涉名誉权纠纷案由上海瀛东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杨婧领衔,张琴律师、陈妍律师参与案件代理工作。据浦东法院审判监督庭庭长俞硒介绍,在该名誉权纠纷中,两家公司在社交媒体上对另外两家公司发表贬损性内容,法院依法适用行为保全制度,裁定其删除相关内容,高效回应企业救济需求,及时保护企业名誉,该案还入选最高人民法院企业名誉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点击查看)


微信图片_2025-08-12_222315_417.png微信图片_2025-08-12_222318_507.png


案件介绍

案例1:依法采取行为保全,及时防止企业名誉损害扩大——某物联网公司、某网络公司与某食品公司、某餐饮公司名誉权纠纷案(点击查看)


一、基本案情


某物联网公司、某网络公司系关联公司,对外以“XX”名义从事商业活动。某食品公司与某餐饮公司系关联公司。2023年8月15日,某物联网公司与某餐饮公司订立商品采购合同,约定某餐饮公司向某物联网公司供应蛋糕制品,但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对商品质量及退款等问题产生争议。此后,某食品公司在某视频平台上发布短视频,提及“无良XX”“丧尽天良”“以冷冻改冷藏售卖,导致产品发酸变质”等内容;同时,某餐饮公司在某网络平台上发布类似视频、图文,上述作品的阅读评论量均较高。另有账户名为“快乐***”的用户在某信息发布平台上发布图文等,展示了被申请人员工身着统一服装拉横幅的照片,衣物上印有“XX欺凌”等文字,并配有恶搞性图片。申请人某物联网公司、某网络公司向法院申请行为保全:要求被申请人删除网络平台上发布的内容,并停止实施相关侵权行为。被申请人某食品公司、某餐饮公司认为:涉案行为均系其员工实施,与被申请人无关;员工的行为系正当维权行为,不构成侵权。


二、裁判结果


浦东法院认为,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名誉权。为避免申请人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继续遭受难以弥补的损害,法院可以依法责令被申请人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被申请人作出一定行为。本案中,某餐饮公司和某食品公司的横幅、视频、图文中包含较多贬损性内容,其行为具有较高的侵权可能性,若不采取措施,将导致某物联网公司、某网络公司的损害继续扩大。某物联网公司、某网络公司申请行为保全并提供了担保,该申请具有正当性和必要性,可采取行为保全措施。最终裁定:某餐饮公司、某食品公司立即删除案涉视频、图文并停止实施在线下门店出示横幅等行为。


案件亮点

本案系某物联网公司、某网络公司因遭受网络贬损言论,与某食品公司、某餐饮公司发生的名誉权纠纷。


行为保全制度虽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应用较多,但在名誉权纠纷中适用仍属少见,法院通常对此持较为谨慎的态度。


在本案中,瀛东律师作为原告代理人,凭借扎实的法律专业功底和对商业舆情发展的精准研判,果断提出诉中行为保全申请。针对法院对适用条件的疑虑,瀛东律师团队撰写并提交多份代理意见书、案例类比检索报告及法律适用说明材料,逐层释明行为保全的适用基础与紧迫必要性,有效打消了法院顾虑。


最终,浦东法院作出支持行为保全的裁定,责令被申请人删除相关贬损内容,及时阻止了对企业名誉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扩大。该裁定的作出不仅切实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也为后续企业维权提供了可复制、可参考的法律路径。这一成功案例,亦充分展现了律师团队在面对紧急商誉风险时的专业判断力、策略设计力与执行效率。


结语

在互联网信息高速传播背景下,企业名誉权的保护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案成功入选典型案例,是对瀛东律师持续深耕企业商誉保护领域工作成果的高度肯定。


瀛东律师团队将继续秉持“专业、审慎、高效”的执业理念,致力于通过发挥专业优势为企业营造稳定、公正的营商环境。

联系电话:400-6655-666